刘 敏 我从事语文教学已有近4年的时间了,一直以来,我都在外县,当我去年来到这里,我接触到新课堂,对语文教学又有了新感悟。 以前,都是以老师的教为主。语文教学无非就是那几个套路,作者、背景、课题、熟悉语文、分析课文、总结写法、练习......特别是熟悉课文时,要不是学生默读,要不自己范读部分,这是较短的课文,如果篇幅长一般是学生课前预习,上课稍作分析,却从未认真的让学生去阅读,似乎有的也只是形式,更不用说用多种朗读形式了,那时,我可能还没有领悟语文学习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实读是贯穿在整个语文学习中的。我对朗读魅力的领悟源于一次语文教研学习中。 那次校长给我们开会,之后播放刘杜郎口语文教学课堂实录,放的是《古诗三首》,看过之后,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一节课全是读,老师自始至终说话不到10句。学生读文章,我总结了共有五步,第一步,自由朗读,每个同学都在拿着书读自己喜欢的诗,有的坐着读,有的站着读,还有深情并茂的读,有的边走边读......第二步,自由展示,几乎每个学生都在展示,有的单独朗读的,有两个三人朗诵的,而且每个人都很投入,讲求停顿,讲求感情。可谓有声有色,激情洋溢,其中有一个细节不能忽视,他们边读还有其他同学评价,比如哪个同学读的不到位,另一个同学立马会站起来纠正。但并非毫无根据的,而根据都是来源于对文本的解读。第三步,边读边评,读诗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全诗,读后评价,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别说,他们分析的也可谓头头是道,这也是读的结果。第四步是拓展朗读,只是在前三步的基础上进行的,特别是要读懂全诗,理解诗意,以及作者的情感。第五步是感悟朗读。因为他们在前四步的基础上先写出自己的感悟,写成韵律古体诗或现代诗其中包含了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对作者的感悟。是对课文的深入朗读,这也是写作训练与朗读结合起来了,真可谓好的不得了,妙不可言。 在此之后,我在教学过程中,也试着这样做,开始的路并不好走,但多次过后,我发现由于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根据我们的课堂特点,也更加活跃了课堂,更锻炼了同学们的朗读、评价、写作的能力。我很欣慰,我会沿着这条路继续往下走,真的很开心。 这就是朗读的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李昌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