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主席向大会作了重要的讲话。会议结束后在校领导的关怀与帮助下我有幸多次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的会议精神。
在学习十九大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有些许感想和收获。
作为一名教师,要理解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零零五年大学毕业走上讲台至今,我一直坚持自己当初选择做一名教师,这就是我对不忘初心的最浅显的理解。然而,我错了,初心与使命是相互联系的。此刻,我认识到教育之初心不是一直坚守这个职业;也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完成教学任务,无视教育对象与实际成果;而是灵魂深处涌动着的一种使命,时刻对学生负责,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育。即便求上不成,也能收获其中。
作为一名教师,要牢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牢记。
必须牢记好老师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牢记好老师应该爱学习、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牢记好老师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作为一名教师,更要践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真正的教育是求真,求真的教育。不能张口就是教育理论,不践行。理解与牢记都是践行的前提。在一所寄宿制学校,教师对学生给予的关爱尤为重要。文峰这个大集体,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学生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付出更多心血,坚守和回归内心的平静,也就是保持初心,才可实现更高的目标。
教师如何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首先,我们要公平、公正地去对待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让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与关爱,不忽略、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或后进生。
我们学校很多学生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因此,多年来文峰学校本着“让山区孩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的办学理想。这优质的教育除了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有教师们对每位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身处寄宿制学校,在工作中我一直公正公平地关爱我的学生,让他们感受文峰的温暖。
其次,要有做“让家长、学生满意教师”的决心。
当下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但是作为教师,肩负着党和人民给予的教育重任,常思己之责、常谋学生及家长之所求,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具有的意识,也应成为我们教师追求的价值体现。去其功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谋求学生更长远甚至是终身发展的目标。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做出让家长和学生满意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让家长和学生满意的教师。
最后,要成为“德高为范、学高为师”的楷模。
教师的发展会决定着学生的发展,会影响着整个教育的发展。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规范、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胜任当下的教师职责的,践行“学有所教”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谈而已。当今的社会早已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作为知识传播排头兵的教师,更应该投身于学习的大潮之中来,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学习终生,用自己高瞻的师德、广博的知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平时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教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原则。不断要求自己践行着一名一线教师最基本、最迫切的教学行为。我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信念,不但从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中汲取营养,还要向全社会上去广泛地学习、认真地分析,才能不忘初心,努力践行好自己教育者的使命。
十九大已经结束,但对做一名学生喜爱的好老师的追求仍在继续。好老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自知在教育天地中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之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矢志不渝,永不言弃地求索、创新。我坚信在教育的道路上我有暴风雨里的担当。